您现在的位置: 阿拉屋里 >> 教育教学 >> 教育科研 >> 精彩文摘 >> 正文  
  美国教育改革探秘(中)         ★★★★★
美国教育改革探秘(中)
[ 作者:陶洪建、薛福康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498    更新时间:2004/11/10    文章录入:wulftx ]

从娃娃抓起和终身教育

  回顾美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为这件事着急的不只是国家教育部门,还包括了地方政府、科学技术界、工商业界和军事界等。1957年有过《国防教育法》;1989年布什总统召集50个州的州长研究教育现状和改革方案,制订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19963月,对基础教育质量下降深感不安的美国商用机器公司(IBM)、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柯达公司、波音飞机公司等大企业发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高峰会议。会议是在IBM的纽约总部举行的,克林顿和41名州长应邀出席。该次会议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上达成了共识,通过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决议,还明确了州长和工商界领袖们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规定了具体做法和达到目标的时间表。

     19982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长赖利发表第五次教育国情咨文。在谈到联邦教育部今后的工作目标时,他把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放在第一条。为了鼓励家长参与,加强儿童的早期开发教育,以适应学校生活,克林顿总统根据教育部门的建议,提出了有史以来最大一笔用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预算,包括30亿美元的早期教育基金。

     近二十多年来美国教改的重点始终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质量。各项立法或规划都以改善基础教育为主要内容,其中较突出的措施有二项:一是制订全国性的教育标准,组织全国性的统一考试;二是提高师资质量。

     依据法律,美国公民的教育是由州政府,而不是联邦政府负责,所以对于受教育者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没有全国性标准,也没有全国乃至各州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加上60%左右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大学,竞争不激烈,所以基础教育的质量普遍不高。克林顿上任以来提出了州政府要逐渐在统一大纲的基础上实行统一考试,而对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应分别进行阅读能力和数学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方法重在测试能力,而不是测试智商。

 改革前,美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明显不如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国的教师。这种状况的造成主要是由于美国长期存在“能者做事,庸者教书”的偏见;师范院校扩大成具多重宗旨的综合高校,大都培养“非定向型”的毕业生;以及政府对师范教育投入不足,生源质量下降。克林顿主政后,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素质:一、大幅增加基础教育经费,其中很大份额用在了提高教师工资和改善办学条件。二、各州纷纷向优秀师范生提供奖学金,此外,靠贷款上学的优秀师范生只要去公立学校任教,贷款一律免还。三、加强了师范教育的学术性,提高教育层次,取消本科教育主修专业,建立教育硕士博士学位。师范本科生在取得文理学士学位后,须再取得教育硕士或博士后才能担任教师工作。四、鼓励教师在职进修,使他们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五、各州建立了教学评估和奖励优秀教师的激励制度,国家设立了总统优化教育奖金,国会拨款奖励全国每年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这些措施对提高教师的质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 上一篇文章: 美国教育改革探秘(上)

  • 下一篇文章: 美国教育改革探秘(下)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悦己才能悦人[3585]

  • 莫把天窗当摆设[3792]

  • 夏季用车的四大危机对策[3796]

  • 雷暴天气 谨防爱车被“雷劈…[5116]

  • 2011年浙江高考理综(物理…[44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给女儿的信(写于2005年儿…[6410]

  • 《光谱和光谱分析》同步练…[4994]

  • 《光电效应》同步练习[4951]

  • 《光的衍射》同步练习[4915]

  • 《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双缝…[4615]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浙ICP备05020929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11        站长:吴磊峰        页面执行时间:85.94毫秒
    欢迎你!阿拉屋里的第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