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阿拉屋里 >> 教育教学 >> 高考专栏 >> 应考文摘 >> 正文  
  众专家感言恢复高考三十年         ★★★
众专家感言恢复高考三十年
[ 作者:原载《光明日报》    转贴自:光明日报    点击数:3482    更新时间:2007/4/18    文章录入:wulftx ]

高考应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指挥棒”

——众专家感言恢复高考三十年

197788日,在科技教育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恢复高考,唤醒了广大青年在‘十年浩劫’中丧失的大学梦想。”当年在河北省教育厅负责命题工作的刘建平回忆起往事,依然热泪盈眶。

 

  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327日、28日,教育部举办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座谈会,记者在现场聆听当年一些高考亲历者和改革者们的叙述,近距离感受了高考制度改革的影响力。

 

  高考制度功在当代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在座谈时动情地说:“我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是受益者之一。恢复高考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恢复高考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据记者了解,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率4.7%2006年报考人数950万,计划录取540万,录取率56.85%2007年计划招生人数与30年前的报考人数相同!

 

  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杨学为说:“恢复高考,恢复了什么?表面看,恢复高考只是招生的一个环节,但作用不仅在此。我父亲是农民,但在我这一代发生了变化。在目前的情况下,普通百姓虽然改变身份的途径很多,但最多的和最有效的途径,还是高考。这是社会之所以如此关注高考问题的原因所在。”

 

  专家们说,恢复高考,恢复了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分子的地位,恢复了社会的公平。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毛入学率提高到22%,提前10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30年来,通过高考共为国家选拔了3600万人才。

 

  一位专家说,恢复高考并不是简单恢复了一个入学考试,更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是在全社会重新树立起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高考制度不可废除

 

  座谈会上,有专家指出,自高考恢复以来,老百姓基本是满意的。但是,对高考的各种批评也不绝于耳,甚至有人提出“废除高考”的建议。

 

  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考制度,正视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才是出路。众多专家认为,统一的高考制度确有弊端,但如果废止高考制度,则必定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要维护人们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和社会和谐,就不能取消高考,而是要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

 

  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改革的呼声从未停止过,考试录取工作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如高中毕业会考、“3+2”改革、保送生制度、高校扩招、“3+X”改革、自主招生、已占全国半数的省市自行命题、招生“阳光工程”、启动考试立法、今年开始在广东等四省试行新课改后的高考等。

 

  不可否认,升学竞争、择校压力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30年来,高考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其实,这一问题在‘文革’前就已经存在。当前,城乡差别、脑体差别、贫富差别大,负担重的不只是学生,家长负担更重。1977年有大批人因为政审不合格被淘汰,现在政审淘汰不了几个人,体检也淘汰不了几个人,最能淘汰人的就是分数。”杨学为说。

 

  中国是个考试大国。仅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承载的各式各样的考试,参加人次即超过4000多万,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国内外为之瞠目。

 

  “我们是考试大国,但不是考试强国。”戴家干说,“高考制度作为人才教育的选拔方式和手段,承载了巨大的社会压力。从国家层面来说,高考关系国家兴旺。从社会层面来说,涉及社会公平、全民族的素质教育。从教育层面来说,涉及素质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高考就成了政府、民众、媒体和家长高度关注的焦点。激烈的就业竞争也反映到了高考上。在这种情况下,高考备受关注也是正常的。不可否认,现行高考制度有弊端,但废除它,会带来更大的问题。统一的高考制度是经过反复实践得到了证明的,高考分数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目前情况下,高考仍然是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

 

  高考改革应进行下去

 

  2005年,在教育部一项关于素质教育的课题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起因源自对目前素质教育的担忧:高考已经超出了考试本身的范围,社会不断变化用人的标准也在左右着家长的认识,这些都反过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一位专家说,高考改革已经不仅仅涉及到考试,还涉及评价体系以及考试与评价的关系。

 

  戴家干曾经撰写过一篇题为《改造我们的考试》的文章,其中就提到,“好的考试是考出人的长处和优点。”“多年的实践证明,考试应该过渡到评价,现在评价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试仅仅是一种手段,不能代替整个教育。教育改革也是一样的,以考试结果来完全代替评价,是目前各方面教育难以落实、教育改革难以突破的关键问题。”戴家干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期,教育部曾在9个省市对1.6万名学生和2000多名校长、教师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现行中小学教育、考试制度并不利于学生学习。主要表现在,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和学生的惟一标准,变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

 

  这种以考试代替了教育评价、以应试方法取代教育过程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改革的成果。

 

  姜钢说:“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它应当包括教育、教学、考试和评价在内的所有内容。应该说,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高考对于基础教育的评价和引导作用是客观存在和不容忽视的,所以,高考应当为推进素质教育引航,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指挥棒’。”

 

  高考改革不仅仅是教育部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在座谈中,不少专家认为,高考改革不能仅从教育系统内部出发,更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大系统。如何逐步分离高考所承载的附加功能和巨大压力,使高考改革在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和正常的教育生态下稳妥推进,应该成为改革的重点所在。

 

  与会专家认为,从考试角度来说,高考目前仍然是狭义的高考。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高考改革应该进行下去。为此专家们建议:

l      高中建立全面评价制度。学生不能只以学习成绩分良莠。高考制度应当建立在健全的全面的高中评价制度上。

l      以统考为主,但要另辟蹊径。

l      把录取权逐渐还给高校。

l      为考试立法。

l      在全社会建立有效的诚信制度。

 

 

恢复高考三十年大事记

 

  1977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教座谈会决定恢复高考起,到2007年,高考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为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精神,提高科学性与规范性,高考改革从未停止过。

 

  1977629日至715日,当年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

 

  1977813日至925日,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具体包括:1、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197710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后续几年中,高校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广东省率先开始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14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对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同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2006年,在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同年,考虑到天气炎热,高考比以前提前一个月举行,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9日。

 

  20073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大学校园。

  • 上一篇文章: 周济说:高考肯定要改,但不是简单取消

  • 下一篇文章: 2008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的思考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悦己才能悦人[3591]

  • 莫把天窗当摆设[3796]

  • 夏季用车的四大危机对策[3806]

  • 雷暴天气 谨防爱车被“雷劈…[5122]

  • 2011年浙江高考理综(物理…[448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给女儿的信(写于2005年儿…[6417]

  • 《光谱和光谱分析》同步练…[4999]

  • 《光电效应》同步练习[4959]

  • 《光的衍射》同步练习[4921]

  • 《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双缝…[4624]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浙ICP备05020929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11        站长:吴磊峰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
    欢迎你!阿拉屋里的第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