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阿拉屋里 >> 教育教学 >> 高中新课程 >> 课改文摘 >> 正文  
  课堂中教师的“进退之道”         ★★★
课堂中教师的“进退之道”
[ 作者:周彬    转贴自: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4134    更新时间:2007/1/16    文章录入:wulftx ]

    教师掌握学科知识,并不必然成就一位优秀教师。如果教师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这位教师表现出来的是教育智慧,这将是他的学生最大的荣幸。如果这位教师用学科知识证明自己的学科价值,这位教师表现出来的是演员智慧,这将是他的学生最大的不幸。


  学科教师要么从相应学科的大学院系毕业,要么个人对所教学科有精到的见解。对教师本人来说,肯定是知识越多越好;但对学生学习来说,这多出来的学科知识究竟是有幸还是不幸,还很难给出定论。我曾在某省级重点高中听一位数学教师的课,这位数学教师出身名门(某重点大学数学系),讲解起数学题目滔滔不绝。在短短20分钟之内,分别用三种方法讲解一道高考数学难题,讲完之后很“谦和”地问学生一句:“你们都听懂了吗?”当我悄悄地问一位学生是否听懂时,学生说:“每种方法我都只听懂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并不足以让他得出正确答案。


  一个相反的例子,我的高中化学老师每次上课讲完书上的例题和解题方法后,就问我们是否还有更简便的解题方法。最先我们还以为他在卖关子,可慢慢就发现他还真是“黔驴技穷”。于是,同学们为了证明自己比老师更有学问,当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同学更聪明,就通过各种途径探寻解题方法。尽管老师没有为我们提供三种以上的解题方法,但我们却真正地掌握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正是这位看起来最“笨”的教师,却让我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化学,让我们学会去思考化学,也自然习得了化学考试的能力。


  课堂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要么是教师,要么是学生。如果教师做了主人公,那么学生就成为配角或者观众。如果以学科知识的多与少而论,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主人公,可问题在于,教师是否应该做主人公?


  教师的价值并不在于学科知识的丰富程度,而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效率高低。教学应该是一个偏正词组,但究竟是偏“教”还是偏“学”,代表了两种教学理念。在理论上,大家都认可教学偏“学”,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但在教育日常生活中,教师们不自觉地偏“教”而轻“学”。将教学定位为偏“教”,这使教师更容易体现个人价值。当教师在课堂上展现个人才华时,无疑这时的教师是幸福的。但问题在于教师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幸福,是一位教育者的幸福还是一位演员的幸福?当教师把自己看作演员时,与学生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


  既然课堂中只允许有一位主人公,那教师就必然面对“进”与“退”的选择。教师的“退”是一种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只有有了教师“退”出来的空间,才能有学生“进”的空间。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让出空间时,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摇旗呐喊的是教师,最后的胜利者是学生,同时也造就了教师。


  虽然我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退”出来,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无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进退之道”,是要求教师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教师的“缺位”与“越位”,不但会影响到教师个人的专业价值,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塑造。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演,就会缺少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参与。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位”,就会让自己的学生在应该“退位”的地方表现为“越位”,比如当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规范不到位时,学生就会表现得格外地调皮。


  教师的定位是什么呢?用我们的习语来讲: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按照传统的理解,这句话是让教师对学生要无私地奉献,甚至不惜亲情与生命,所以教师要视学生为子女。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让教师简单地燃烧自己,而是要让教师在如何成为一支“有质量”的蜡烛上“进位”,而在与学生的争光夺彩上“退位”。在求学生涯中,我们既会碰上“教师的优秀”,也会碰上“优秀的教师”,前者往往用他的优秀来换取自己的成就感,让我们远离了学习;而后者往往用他的优秀来换取我们的成就感,让我们离学习越来越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周彬)

《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1日第6版

  • 上一篇文章: 在反思中前行——2006年课程改革印象

  • 下一篇文章: 义无反顾奏响课程改革进行曲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悦己才能悦人[3591]

  • 莫把天窗当摆设[3796]

  • 夏季用车的四大危机对策[3807]

  • 雷暴天气 谨防爱车被“雷劈…[5122]

  • 2011年浙江高考理综(物理…[4488]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给女儿的信(写于2005年儿…[6417]

  • 《光谱和光谱分析》同步练…[5000]

  • 《光电效应》同步练习[4959]

  • 《光的衍射》同步练习[4922]

  • 《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 双缝…[4624]

  •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会员『test』于2007/1/16 19:09:07发表评论:
  • 评分:3分
        正是这位看起来最“笨”的教师,却让我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化学,让我们学会去思考化学,也自然习得了化学考试的能力。
    是的,本文中那位数学老师的做法是不可取。可这位被周老师大加赞赏的化学老师在现实现行的教学中能生存下去吗?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浙ICP备05020929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11        站长:吴磊峰        页面执行时间:99.61毫秒
    欢迎你!阿拉屋里的第位客人!